校园直饮水纯净化,校园净水器可能带来学生新的健康风险

2016-06-14 10:27

  我国中小学生在校时间长(多长达八小时以上),而中小学生又处于生理发育关键时期,对各种营养物质需求更多于其他年龄的人群。饮用水的溶解性矿物离子吸收效率好,是机体重要矿物质补充途径,因而校园饮用水水质除了安全考虑外,其健康效应也是需要关注的一个方面。
 
  目前校园直饮水工程已经在日益普及,尤其在城市地区。然而绝大多数的校园直饮水,都使用了反渗透工艺,这种工艺就是利用反渗透膜,即RO膜处理自来水,虽然去除了水中的有害物质,但是也几乎去除了全部对人体有益的矿物元素,这种技术在校园直饮水工程中的广泛使用,将会使得亟需矿物营养元素的少年儿童,失去了饮用水补充的重要途径。
 
  本课题组在重庆市某区疾控中心的协助下对该区三十五所中小学校的直饮水系统进行了调研,发现这些学校的直饮水已经全部登记为采用反渗透膜工艺处理。水质分析显示虽然全部卫生指标合格,但是大部分学校的矿物质含量低于市政自来水(其中钙镁钾元素水平全部低于市政自来水),也低于WHO推荐值(2005)和我国《低矿化度饮用水矿化卫生标准》推荐值,且大部分学校的水质肾脏酸负荷值(PRAL)高于市政自来水。
 
  肾脏酸负荷值(PRAL)是食物在体内产酸从而对肾脏产生的排酸压力的定量评价指标,食物的PRAL值越大,对健康越不利。当今城市儿童已经越来越趋向于高脂肪高蛋白的西方化食物,这些西方化食物的特点就是对机体具有比较高的肾脏酸负荷压力。如果再加上长期饮用矿物质水平低但肾脏酸负荷值高的校园直饮水,学生们可能会面临新的健康风险:即机体无法获得能够满足青春期加速发育的矿物质需求,体内的碱储备下降,只有持续动员骨钙来维持酸碱平衡,结果是骨骼发育受到影响,难以在青春期达到理想的骨峰量值。如此,将可能增加他(她)们中老年后骨质疏松发生的风险。
 
  建议对中小学校校园直饮水的纯净化进行全面评估,对引入反渗透膜工艺处理后发育期儿童的健康风险进行科学研判。同时也建议中小学生家长注意孩子的膳食平衡,平时多吃蔬菜水果,多喝含有矿物元素的矿泉水等优质饮用水,以免矿物质摄取的不足。
 
原文发表在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5年第10期。
 

返回首页  |  资讯中心  |  招商加盟  |  服务支持  |  资质荣誉  |  服务热线:400-899-0048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重庆   SEO

© 2019 重庆中梁山饮品有限公司 页面版权所有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重庆   SEO

营业执照

这里是标题一h1占位文字